您的位置:平台首页 > 搜索结果
共搜索到与 “合理利用” 相关内容
-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,增添小学数学课堂新活力
分享者:ddjysjyjxyj
时间:2019-06-28 关键词:教育 | 共0页
江苏省南京浦口区城东小学 陈瑶摘 要: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增添新活力,激发学生的... - 合理利用西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
分享者:bjzzcb88@163.com
时间:2019-01-04 关键词:关键词:西药 感冒 临床研究 | 共0页
毕秋实 (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) 摘要:目的:探讨和分析利用西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。方法: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,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... - 合理利用资源让孕妇建档更便捷
分享者:szzyy29
时间:2018-04-12 关键词:《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》(2017/专集: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) 孕妇建档 | 共0页
黄桂花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 - 合理利用错题资源 有效提升数学素养
分享者:zxxjysntg@126.com
时间:2016-01-22 关键词:关键词:小学数学 错题资源 有效利用 启发思维 | 共0页
赖建兰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河东中学 摘要: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我们经常要和学生的错题打交,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预防错误、纠正错误,但往往是无济于事。“错... - 合理利用数形结合,促进学生知识掌握
分享者:xueshengzhoubaokf
时间:2015-06-08 关键词:数形结合 知识掌握 | 共0页
临沂西郊实验学校 陈成森,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(数量关系)与形(空间形式)的相互转化、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。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,又是一... - 合理利用数形结合,促进学生知识掌握
分享者:xueshengzhoubaokf
时间:2015-06-08 关键词:数形结合 知识掌握 | 共0页
临沂西郊实验学校 陈成森,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(数量关系)与形(空间形式)的相互转化、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。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,又是一... - 合理利用数形结合,促进学生知识掌握
分享者:xueshengzhoubaokf
时间:2015-06-08 关键词:数形结合 知识掌握 | 共0页
临沂西郊实验学校 陈成森,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(数量关系)与形(空间形式)的相互转化、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。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,又是一... -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学好初中历史课程
分享者:buitec
时间:2015-02-02 关键词:合理利用 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课程 | 共0页
陈莉(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学区中学 河北 藁城 052160)信息时代对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:会学习,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。本文探讨的是... - 合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,提高学生学习效率
分享者:zxxjy
时间:2014-11-17 关键词:有效 教学资源 提高 学生 学习效率 | 共0页
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,通常包括教材、案例、影视、图片、课件等,也包括教师资源、学生资源、教具、基础设施等。 - 合理利用书后习题提升学生语文素养
分享者:zxxjy
时间:2014-08-12 关键词:合理利用 书后 习题 提升 学生 语文素养 | 共0页
课后习题,是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,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、能力训练和教学的重难点。它能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、消化、吸收,是进行教与学双边活... - 合理利用游戏教学,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-柴贤华
分享者:zxxjy
时间:2014-04-22 关键词:柴贤华 山东省化龙镇中心小学 262700《中小学教育》2014年3月总第165期 | 共0页
摘 要: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游戏和运用体育游戏,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、增强学生的组织性... - 合理利用教材 提高语文能力-祝钦英
分享者:zxxjy
时间:2014-04-18 关键词:祝钦英 河北省南和县闫里乡福和希望小学 054400《中小学教育》2014年3月总第165期 | 共0页
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:1.每篇课文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都与课标学段目标要求一致。如,字词学习虽然是小学各年级的共同任务,但是学习要随学段的提升而逐... - 合理利用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一些思考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实验小学 张小胜
分享者:xueshengzhoubaokf
时间:2013-04-10 关键词:错误资源 思考 | 共4页
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,如何面对这些错误呢?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,笔者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:一种是对错误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,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的答...